最近新聞,三不五時就看到某某人得「大腸癌」住院或死亡的訊息,今天又看到前總統李登輝先生也得這個病!
以下內容於新聞網站截取:
高齡90歲的前總統李登輝,前天到台北榮民總醫院健檢,昨天確診罹患大腸癌,結腸有一個3.5公分的腺癌,昨晚住院手術切除約25公分的結腸。台北榮總表示,李登輝術後恢復得還不錯,預計最快一周可以出院。
隨後,就對這個癌症想多了解一點就去搜了一下文章,找到這篇內容如下:
認識大腸癌
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八月一日
高醫醫訊月刊第十九卷第三期
胃腸內科 吳登強 講師(88年8月)
西方人的大腸癌相當多,譬如美國,大腸癌僅次於肺癌佔美國十大癌症第二位,每年就有十三萬三仟五佰個新病例,每年死於大腸癌的人也有五萬四仟九佰人,大腸癌在亞洲較西方國家少,可能和傳統飲食有關,例如日本雖然已經極度工業化,但大腸癌數目仍遠低於胃癌,這可能是和日本人的飲食習慣較少油脂有很大關聯。台灣近年來老年人口增加,同時因為油脂的攝取量增加、食物中纖維的攝取量減少、飲食習慣逐漸西化,不但心臟 血管疾病增加,大腸癌的患者數目也持續的增加。
行政院衛生署公布的八十七年國人十大癌症排行榜中,無論男女大腸直腸癌都佔第三位,比胃癌患者多,幸運的是大腸直腸癌的預後情形要比胃癌好得多。但是也和其他癌症一樣,若是晚期才發現,不管那一種治療效果都不盡理想。
大腸癌一般發生在五十歲以上的患者,在歐美各國的報告,四十歲以上的人,不論男女,得到大腸癌的機會均增加。在台灣,大腸癌患者的平均年齡要比外國低,二、三十歲的人得到大腸癌並非少見,所以不能因為年輕就忽略了得到大腸癌之可能性。
文獻上報告指出,年輕人得到大腸癌預後都較差,這和年輕人的癌症常是分化較 差,惡性度較高的癌症有關,同時也因為年輕人的癌症常常在診斷時已經為末期有關。所以行政院衛生署才有大腸直腸癌篩檢計劃,目前此計劃尚在進行中,篩檢的危險群包括有過乳癌或甲狀腺癌病史、家族中直系血親有大腸癌病史、曾患有發炎性大腸症(含潰瘍性大腸炎及克隆氏病變)、曾患有多發性大腸息肉或大腸癌手術後的病人。
大腸癌的臨床表現相當多,而且容易混淆及忽略,隨著大腸癌所在位置不同,臨床上出現症狀也不同。我們通常以橫結腸的中點來區分為左、右側大腸,左側大腸因為離肛門較近,所以容易出現肛門出血的症狀,同時也因為左側大腸較細,較容易因腫瘤長大而壓迫使糞便變細、便祕、腹瀉,甚至使腸道阻塞。右側大腸因管徑較大,很少引起阻塞,較典型的症狀為慢性大腸出血而造成貧血,但 是因為血液與糞便混合,病人往往不易察覺到出血,有時候反而是便祕及腹瀉交替發生,這種大便習慣的改變是唯一的症狀,但是如果等到摸到腫塊或體重減輕時才發現,常常不是早期了。
大腸癌的診斷主要根據病史及實驗室檢查,如大便潛血檢查及血色素的測定、肛門指診、直腸鏡檢、大腸X光鋇劑檢查與大腸鏡檢,至於癌胚抗原(CEA)對腫瘤的診斷特異性不高,當此值高時已有癌轉移的現象居多,因此目前大都只用於手術前及手術後的一種評估,對於術後癌症復發及轉移的偵側較有價值。
手術治療是大腸癌唯一根治的療法。診斷後要盡早切除,而其他輔助療法有放射治療、化學藥物治療及免疫療法等。
事實上,大腸癌不管大小、位置、症狀多久,只要不轉移到骨骼或其他重要的維生器官,在病人情況許可之下,皆須切除。即使有肝、肺或骨骼的轉移,腫瘤本身的切除才能夠避免癌瘤的出血、阻塞、管或穿孔等,對於病人日常生活品質的改善,有莫大的助益。
手術後病人應該要定期追蹤,不但可以早點發現是否有局部再發,也可以知道其他器官的轉移,少數有局部再發或遠端轉移的病人,仍可給予手術治療,有些甚 至能夠治癒。有些病人則需要加上化學療法或放射療法治 療。
早期發現,早期治療是治療所有癌症的金科玉律,要早期發現大腸癌比胃癌容易,因為腸管不像胃那麼寬大,如果長腫瘤,比較容易引起阻塞,所以很快就會發現,但這仍要看病人本身有沒有注意。在台灣,仍然常常可見延誤的病例 ,譬如直腸癌當做痔瘡,大腸癌當成腸胃炎,而未能找醫師做適當的診斷與治療。所以在四十歲以上的人,尤其是有症狀或屬於高危險群的人,定期大腸X光或大腸鏡檢是有必要的。
希望大家都能多多注意自己身體的反應,不要輕忽那怕只有一點點小小警訊,也要花點心思去注意!
但不要太過了!!免得弄得自己神經衰弱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J'House 如圖片及內容轉用 須留言並僅限連結 感謝合作~
轉貼文圖,請保留原圖文~謝謝。